Page 32 - 信创安全-解决方案
P. 32

香港法律執業者在粵港澳大灣區首階段發展現況調研報告



               總而言之,三地法律行業差距的縮小需要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和專業機構的共同努力。通過合作
           與協調,以促進三地行業管理水準的提升和更加有效的跨地區合作。



           3.3.2 進一步完善香港律師在大灣區執業資格考試的形式、內容


               根據 2023 年 10 月 5 日起施行的《試點辦法》,香港律師需獲得律師執業證書(大灣區)方能在內

           地九市開展法律服務工作,為進一步推動了大灣區法律服務的開放和交流合作,應完善大灣區執業資格
           考試的形式和內容包括培訓體系、考試結構、考試科目、評價標準等。


           (a)完善考試培訓體系,增加實踐操作



               由於香港與內地法律制度存在差異,香港律師對內地相關法律法規的熟悉程度較低,因此在參加考
           試前,為香港律師提供執業資格考試系統培訓,包括理論學習和在相關法律機構進行實踐培訓,以提升

           實際工作經驗。培訓期間,建立實踐導師制度,由經驗豐富的律師指導考生,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灣區法
           律實務。但是要注意培訓和考試內容的公正性。


           (b) 結合大灣區現實需求,優化考試結構和內容



               結合大灣區內地與香港律師合作的實踐經驗和業務開展情況,將考試內容主要分為五大模組,涵蓋
           知識財產權、跨區域爭議解決、上市與融資、外匯管理及跨境資金流動和貿易合規法律領域,以更好地

           適應灣區法律環境和法律服務需求。同時將灣區相關法規和制度納入考試內容,確保考試內容緊密貼合
           灣區法律實踐。


           (c)滿足國際化和多語言要求,增加雙語能力考察



               在大灣區,法律從業人員掌握英語和普通話將大有裨益。應在普通話基本標準測試中加入中英文兩
           種語言,以適應大灣區多語言和國際化的環境。



           (d) 考試評估標準需綜合全面


               引入多維度的評估標準,包括法律知識、實務操作、溝通能力等,以全面評估考生的素質。邀請國
           際法律領域的專家參與考試制定和評審,以確保考試的國際水準和專業性。設立定期評估機制,根據灣

           區法律環境的變化,不斷調整和更新考試內容和形式。











           28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